2014年,對于創投是變革的一年,也是創新的一年。A股IPO解禁,中概股窗口重啟,新三板構建。美元與人民幣基金都迎來了新一波的發展機遇。作為本土人民幣基金的代表機構。毅達資本在繼承了江蘇高科技投資高投集團(下稱江蘇高投)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業務之后,董事長應文祿對于人民幣基金中的變革與探索也給業界帶了諸多啟示。
變局——鳳凰涅槃,毅達應運而生
與毅達資本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江蘇高投在人民幣基金中聲名顯赫。江蘇高投是中國最早設立的專業化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機構之一,管理規模超300億元,助推50多個項目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其管理規模、投資業績和品牌影響位居國內一流方陣,但近年來國有股轉持、國有創投不得成為普通合伙人受托管理社保等優質資本政策先后出臺,給高投集團提出了新挑戰。唯有創新和變革,才能有更大發展。
今年2月,毅達資本作為江蘇高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正式在業界亮相。股權結構上,江蘇高投集團持股35%,自然人持股65%。如此,毅達資本充分遵循私募和創投行業市場化運作規則,有效解決了國有創投機構不能做合伙制基金的障礙,也充分激發了人力資本潛能。
據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介紹,毅達資本的成立不僅解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更為國有創投機構股權激勵機制改革和新一輪國企改革提供了新樣本。 “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是典型的高層次人才集聚型行業,人是核心競爭力,我們現在做的,不是免責,而是更多地圍繞目標追求效率。”應文祿說,“從成立之初,毅達資本就遵循行業特點,立足業務實際,著手短期績效和中長期激勵高度結合的市場化機制細則研討。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肯定會跟大家傳統印象中國有機構的印象有大不同。”
創新——專業人合,協同產生高效
新成立的毅達資本全面承接了江蘇高投的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業務,繼承了原有的沿“行業、產業鏈、產業樹”深耕細作的投資思路,同時打造了新的激勵約束機制。對所投項目設立投資績效獎,以實際投資業績和貢獻為基礎,明確對項目參與人員的獎勵系數。談及激勵約束機制變革,應文祿強調,“毅達以業績說話,只要勤奮踏實,有業績有合作精神,我們一定會讓他得到市場化的回報,不作為又長期沒業績,肯定呆不下去。”
組織架構的扁平化及其帶來的流程優化,是改革帶來的另一大變革。應文祿介紹,“這次改革,我們完全按照業界規則去運作,以完全市場化方式參與行業競爭和合作。”
“以前,很多合作伙伴都認為國有創投決策程序長,效率低,對合作有所疑慮,現在不同了。”據其介紹,改革之后的毅達資本,設立了覆蓋新興產業和創意產業的八大投資事業部,以及重點跟進國內熱點區域優勢產業的十二個區域投資團隊。
同時,通過機構調整,精簡人員組成,每個事業部均細分為若干由3到4人組成的投資小團隊,行業屬性和靈活性更高;項目由分管合伙人直接負責,投資流程更加簡便、高效,矛盾更易協調;項目推進過程中,項目組如有需要,可隨時申請上合伙人專題會議直接匯報溝通,短平快的扁平化管理,使得“端到端”投資流程更加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提高。
應文祿時常講:“行業形勢一日千里,快跑都未必跟得上,四平八穩地慢跑,則一定會掉隊。我們必須全力以赴,而不僅僅是盡力而為。”
“改革至今,讓我感觸最深的變化,是人的變化”,在私募和創投領域浸潤二十余年,應文祿深知“人”對于投資工作的重要性,“團隊及員工的精神狀態、主人翁意識發生了質的變化,市場意識、競爭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等有了明顯改觀,開源節流意識明顯增強,能夠真正做到自我管理。”
“目前的毅達公司,員工出差的頻率、效率大幅提升,一周四五天在外做業務,出差均有計劃,絕不是盲目地跑。”“加班加點已然形成‘新常態’”;“公司的合伙氛圍、合伙文化濃厚,問題止于合伙人”;“為投資人負責、為被投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的理念深入人心”……
改革不到一年,從募資、投資、投后等方面的業績數據也可以看出改革的卓有成效,全新的股權架構和激勵約束機制,有效激發出了員工的干勁。
“截至目前,今年新募基金增量將達到67.4億元;項目投資方面,今年已經完成66個項目投資,投資額21.53億元……募和投的數量較之上年均呈倍數增長。此外,今年還完成了11家企業的借殼和并購,4家企業新三板掛牌,還有6家企業在證監會IPO排隊待審”,應文祿如數家珍。“我們追求好項目、好價格、好條款的‘三好’項目,嚴格意義上來說,‘三好’項目不是現成的,不是去發現,而是去創造,需要我們一個一個反復去談、去爭取,需要充分發揮團隊成員的主觀能動性。”
改革以來,隨著投資業務人員的積極性進一步調動,毅達資本的投資項目量質齊增,投資進度明顯加快,在今年行業募資整體困難、實體經濟不振的大環境下,公司募投管退等數據逆市上揚,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毅達資本也在短期內得到了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同,改革是“最大的潛力”、“最大的紅利”已經得到驗證。
未來——承載責任,創新助力發展
近年來國家宏觀經濟起起伏伏,實體經濟整體發展比較艱難,融資難始終沒得到根本性緩解,作為和實體經濟結合緊密、靈活高效的新型金融工具,私募股權和創來投資越來越得到重視。
2014年,整個行業的發展迎來變局。年初,行業明確納入證監會監管,“新國九條”則為資本市場改革及全行業發展指明新方向;新三板大力發展、IPO有序推進、創業板改革、并購業務如火如荼等等,均為投資機構提供了更多退出渠道;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利率市場化為核心的金融改革全面啟動,也給行業發展提供新的契機。從行業本身來看,洗牌格局已持續多時,行業投資更趨理性,更加注重全產業鏈布局,往早期走、往并購方向走已成共識;在投資策略和投資手段上,也更趨多元化。
新形勢新要求,新毅達又該如何應對?談及未來發展和業務模式變革,應文祿介紹,改革之后的毅達資本在做強VC/PE業務的基礎上,今年來重點在三個方面持續加力:一是進一步發揮專業優勢,以市場化手段受托管理政府資金,政府抓手作用日趨強化。
今年受托管理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基金,首創了“人才投人才、人才助人才”模式,已和數家企業簽約;年初受托的首期規模4億元的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資金全面進入投資階段;受托管理的首期20億元江蘇紫金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基本投完,業績良好;今年四季度又完成了規模20億元的二期基金募集并展開投資。二是在并購領域發力,在政策驅動下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能力,鼓勵一批被投資企業選擇借殼和并購,今年4家企業借殼,新增7家企業并購,退出效率和效益明顯提升。三是著手在大資產管理方面全面布局。今年7月,專注于不動產基金的毅達匯景資產管理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毅達資本大資管業務拓展邁出實質性的一步,已經在項目儲備、私募地產基金和PPP業務發展方面有了良好開局。
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一個有專業背景、有創新基因、全業務鏈布局的毅達資本將會越來越多地活躍在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領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政府資金專業化市場化運作的委托管理機構名錄中,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家和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歷史進程中。
2014年12月3日,應文祿將出席清科高投集團“第十四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并就“創時代——Next Big”這一主題,發表他對行業大勢的精彩見解。他還將與IDG資本熊曉鴿、今日資本徐新、賽富投資閻焱等頂級投資人交流切磋,掀起一場投資大佬間的頭腦風暴!(據11月29日 投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