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這一銳利思想武器
“截至目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在江蘇共發行110余萬冊,在各省(市、區)中處于前列,實現了省市縣三級黨代表、青年學生黨員、高校教師、基層黨支部書記等重點人群全覆蓋。”12月11日,鳳凰出版傳媒圖書采購中心負責人欣喜地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江蘇持續升溫,由此可見一斑。
深學之,篤行之。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深刻把握時代和實踐新要求,科學回答了新的歷史進程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堅持把學習貫徹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注重學思用貫通,使講話精神成為做好各項工作的科學指南和銳利思想武器。
奮力譜寫中國夢的江蘇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中國夢凝結著無數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載著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向往,昭示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已然成為億萬人民共同的追求。“中國夢”,激發了包括江蘇人民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堅定自信和磅礴力量,成為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時代最強音。
在追夢圓夢的征途上,江蘇該有怎樣的擔當和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要求江蘇始終把已經取得的成績看做是事業新的起跑線,按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要求,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以過硬成果譜寫好中國夢的江蘇篇章,這是總書記對江蘇的最新要求,也是中央對江蘇的殷切期望。“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深化改革、推動發展、推進‘兩個率先’的共同思想基礎和不竭精神動力。”省社科院副院長劉旺洪說,去年以來,江蘇各級各部門都把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要求作為推動各項工作的總抓手,進一步明確改革發展的價值目標、發展理念、戰略思路和重大舉措,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
省委明確提出,奮力譜寫中國夢的江蘇篇章,要把江蘇“兩個率先”事業放在“兩個百年”目標下定位,放在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考量,在中國夢的引領下,拓展發展內涵、提升發展標桿,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2013年5月,我省修訂完善了“兩個率先”指標體系,兩個指標體系均新增了民主法治等內容,替換、提升了部分具體指標。今年11月14日,省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對我省“八項工程”監測統計指標進行修訂和完善,引導推動全省各地各部門更加重視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效益、優化結構,更加重視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更加重視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更加重視維護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動江蘇發展加快轉型、行穩致遠。
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民生幸福是對中國夢的最好詮釋,也是我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的根本目的。省民政廳廳長侯學元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為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是民政人的奮斗目標。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關心下,我省積極探索用“現代民政”理念造福江蘇民生,低保、養老、優撫、政社互動等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民政工作是‘菩薩’事業。做‘菩薩’事業就得懷著菩薩之心,懷著大愛之心、愛民之心。”侯學元說,深刻領會總書記講話精神,就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推動民生事業改革和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加大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經濟薄弱地區、社會困難群體傾斜力度,全面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依靠好決策、好政策,也依靠扎實的基層執行力。談及學習總書記講話精神感受,阜寧縣民政局長陳建華說,基層干部必須轉變作風,潛心研究如何以群眾需求為切入點,創新機制,打通民生服務“最后一公里”,扎實推進各項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助力群眾都能過上好日子。作為革命老區、人口大縣,阜寧縣困難群眾較多。縣里順應民意、改革創新,整合分散在10多個部門的救助政策,在全省第一家成立了社會托底救助中心。
社區,是與老百姓聯系最緊密直接的前沿,掌握著民生幸福的“晴雨表”。南京雨花臺區福潤社區居委會主任季曉波認為,作為千萬個“小巷總理”的一員,就要身在基層、心在基層。“當好‘小巷總理’,就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時刻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掛念在心,努力實現基層社區這一基礎細胞的平安幸福!”
勇毅篤行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
“面對未來,要破解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和挑戰,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振聾發聵。
江蘇發展的實踐證明,改革的力度有多大,發展的步子就能邁多大;創新的能量有多強,發展的動力就有多強。一句話,沒有改革開放的領先,就沒有江蘇發展的率先。省委領導同志提出,在新一輪改革大潮中,江蘇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戰略上勇于進取,戰術上穩扎穩打,既敢于出招又善于應招,做到“蹄疾而步穩”,為科學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需要大膽試、大膽闖。無錫市委常委、無錫新區黨工委書記許剛說,總書記多次強調,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改革,必須敢啃‘硬骨頭’。為此,無錫高新區提出了‘二次創業’的發展構想,開創了‘五軸聯動’發展的新模式。”他說,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我們不能坐等現成的政策,要看到改革本身就是最大的紅利。新區將通過自主創新和原有產業疊加的方式,積極融入全球創新體系,打造一個可復制、有示范效應的國家級示范區,引領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對改革紅利,省高科技投資高投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張偉感受尤深。“近年來,我們無論是經營業績還是品牌影響,均進入國內一流創投機構行列。但受制于激勵機制不充分、無法受托管理社保等優質資本,給企業可持續發展帶來障礙。”去年底,高投集團在管理公司層面實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確保高投集團控制力的前提下,新設立了毅達資本和邦盛資本。“改革充分激發了活力,挖掘了潛力。其中承載高投集團主要投資業務的毅達資本,融資、投資均實現了翻倍。”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是經濟體制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財稅體制改革不是解一時之弊,而是著眼長遠機制的系統性重構。”宿豫區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姜建明說,體現到國稅系統,就是大力推進稅收管理改革,努力推進稅收管理現代化。今年以來,宿豫區國稅局主攻簡政放權,將所有納稅服務事項全部前移集中到辦稅服務廳,稅收審批當場辦結率超過95%,納稅人跑一個點就可以辦理所有事項。對改革帶來的變化,宿遷市納稅大戶三元輪胎有限公司董事長田賀國說了一個細節:公司原來有三輛小車專門到各機關單位辦理行政審批手續使用,有時還不夠用。現在好了,行政審批事項減少了,小車由三臺縮減至一臺,人員工資、車輛保養、損耗省了50多萬元!
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思考和科學謀劃,有力回答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的一系列重要講話表明,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必將推動中國在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蘇州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胡亞球教授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劉克希說,“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完善我國的憲法實施監督制度,展開了全新的、將長遠影響后世的篇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努力建設法治江蘇,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對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作出具體部署。會議提出,要全力推動地方科學民主立法、法治政府建設、公正廉潔司法、法治宣傳教育、社會治理法治化、法治工作隊伍建設水平居于全國領先行列。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省的新形勢下,檢察機關責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榮、任務更加艱巨。我們靠什么來完成黨和國家賦予的偉大歷史任務?只有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高素質檢察隊伍,才能擔當起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省的重任,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省檢察院檢察長徐安說。
“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我們領會到,政府依法行政是深化法治建設的關鍵環節。”淮安市清河區依法治區辦副主任杜林說,政府有法治思維,才能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進程。清河區發布政府權力清單,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清單之外無權力”原則,對全區行政權力進行“大起底”,每個部門找準找實權力實施的法律依據。同時,強化行政主體監督。積極開展行政執法評議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執法人員執法檔案,實行執法責任終身追究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對此,作為全國基層法官代表列席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優秀基層法官陳燕萍認為,法官做到公平正義,就需要有深厚的群眾感情、科學的工作方法、嚴謹的法治思維。“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們每一位法官,在每一個案件,與每一位老百姓接觸中,要一點點地去堅持、去積累,只有這樣,法治才能真正贏得人民群眾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
(據12月14日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