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科技投資高投集團黨委副書記? 金榮林
一、發展歷程
1992年成立背景:高投集團前身“江蘇省高新技術風險投資公司”開始投資業務,是中國最早設立的專業化股權投資機構之一。
2005年“江蘇宏圖電子信息高投集團”“省信息化建設投資公司”“省創業投資公司”三家合并重組成江蘇高科技投資高投集團。
2014年江蘇高投在管理公司層面進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設立核心企業——毅達資本,進行充分市場化運作。
2015年成功中標百億元規模皖江產業投資基金。
?
2016年成功中標45億元規模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受托管理200億元一路一帶基金。
1、組織架構:黨委、董事會、監事會。
2、業務架構:高投集團主營業務——包括:以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和并購投資等業務為主的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業務;以專業化方式管理人才基金、戰略新興產業基金等為代表的服務政府轉型發展戰略業務;以投資于券商、銀行、保險、小貸公司和擔保公司等業務為代表的大金融領域戰略投資。此外,高投集團還在積極探索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業務。
3、發展現狀:
規模——累計組建基金73支,管理資本750多億元。
投資——投資扶持企業700多家,93個成功IPO、借殼或并購,已經成功退出的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25%。
業務——以產業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為核心能力的現代金融投資高投集團。
團隊——國內規模較大、行業分工齊全。
4、經營業績:
資本市場并購項目——兆伏愛索、瑞陽化工、銀聯股份、萬達鍋爐、好易聯、凡潤電子、凱力克等。
借殼項目——奧瑞德、西南藥業、朗脈潔凈、常鋁股份、上海綠地、金豐投資等。
新三板項目也有很多。
境內布局:在北京、上海、浙江、山東、安徽、新疆等創投熱點區域布局。
江蘇布局:投資網絡覆蓋全省并延伸至區縣,實現省內精耕細作。在省內各轄市均設立了專業基金,組建了駐地團隊。
新興產業布局:清潔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大健康產業、現代服務業、新材料產業、文化產業等。連續三年蟬聯業內文化產業基金“全國第一”。
所獲榮譽與行業地位:中國科技產業投資獎第一名;中國最具影響的本土風險投資機構;科技投資收益獎;位列中外資創投機構綜合排名第二名;中國優秀創業投資機構金獎;2015年中國優秀創業投資機構卓越成就獎;在全國中外資創投機構綜合排名榜中第一。
5、人才隊伍現狀:人力資源有效補充、薪酬體系逐步完善、高效扁平化管理,目前體系內專業化投資管理人才200多名,打造出一支國內規模最大、行業覆蓋最全、專業分工最細的一流投資管理團隊。2010年,高投集團獲準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圍繞科技金融和股權投資的市場環境、行業政策、機構運作、投資實務、產品創新等諸多課題開展前瞻性研究,并指導高投集團投資業務實踐。
多層次引進人才——成熟人才引進、儲備人才引進、高端人才引進。
全方位培養人才——入職培訓、一線業務鍛煉、文化融入、定期業務培訓、輪崗鍛煉、外派掛職。
多舉措激勵人才——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加強績效管理文化建設,強化組織目標與個人績效目標的統一。
二、管理公司改革——毅達資本
2014年初,在國有企業改革的政策背景下,江蘇高投為鋪設市場化道路,正式啟動內部混合所有制改革,由高投集團自身與其核心管理團隊共同組建了更具市場化、專業化、競爭力的核心企業——毅達資本。成立前基金規模47.97億元;2014年新增規模56.455億元,累計110.07億元;2015年新增規模63.05億元,累計174.12億元。
1、市場化激勵機制三能改革:人員能進能出、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
2、典型特點:“三高”——資本高密集、投資高風險、人員高智商。人員少但非常精干,人均承載的資本規模巨大;員工智商和素質普遍較高,但很多人個性強,不好管理;因為有良好的教育、從業背景,所以再就業能力強,易離職;機構內部的各種經營活動、管理紐帶,高度倚重“人合”。
3、企業的核心、著力點——要靠機制和文化,把“人”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
三、江蘇高投文化——
高投集團層面:創新學習、服務奉獻、和諧共贏。
團隊建設和業務開展:忠誠、勤勉、專業、協同。
主要做法——分不開、看得見、受歡迎。
1、分不開:在引領企業發展目標上倡導共同理想。緊緊圍繞企業改革發展的中心工作,正確把握方向,拓寬發展思路。引導員工了解企業所處的行業情況、企業自身實際情況、改革發展的愿景,用發展目標去凝聚、引導、激勵員工共同奮斗才有凝聚力。讓員工看到愿景,看到未來,看到希望。
在倡導融入企業管理中共同發展。
在倡導規矩做事、規范管理中促進合規經營。
在倡導發揮國企導向和政府專業化職能抓手中強化擔當意識,承載社會責任。
作為省屬國有企業,高投集團不僅僅是賺取利潤,更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多年堅持承接“雙創人才”“千人計劃”產學研洽談對接、“創業大賽”評審、“江蘇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成果(項目)交流會”等偏公益性活動,并依托專業能力提供服務,助推全省新興產業發展、科技金融、創新驅動戰略實施。
2、看得見:流程建設和制度文化“清晰可見”。
將高投集團的業務模塊、文化理念、品牌實力等濃縮、展現,鏈接在外網上,向各級領導、賓客來訪播放,傳播高投文化、激發正能量。
將風險管控融入日常經營管理全過程,形成獨特文化,內化為自覺行為。
從案源挖掘、立項論證、盡職調查、條款設計、投資談判、投后管理/退出,均建立起一整套嚴格的流程控制程序。
技術手段:投資前項目跟蹤系統、投資后動態管理系統、建立投資后項目管理分級評價體系,對所有投資的項目根據發展情況分別按風險可控程度加以評級,實行“分類管理、持續跟蹤、實時調整”。
科學設計績效考核指標,彰顯高投集團文化導向。
員工每年績效考核均實行按業績說話,輔以分管領導、直接管理人員、同事等360度考核,獎優罰差,剛性兌現,形成人員能進能出、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導向。
黨委在高投集團內部每年堅持開展先進集體、優秀員工評選,選樹先進典型,在高投集團營造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
3、受歡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要立足實際、緊貼需要、形式靈活,受到黨員和員工的歡迎,才能起到應有效果。以潤物無聲方式,將高投集團文化浸潤到員工的行為規范之中。
建立起完備的培訓機制,給員工的成長提供了理論加實踐的良好環境,不斷提升其綜合素質。組織開展各類文娛活動,關心員工身心健康。
開展員工喜聞樂見的活動,讓員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積極參與健身娛樂、集體活動,起到促進前中后平臺相互了解、相互配合、和諧共贏的效果,推動形成高投集團“上下一心謀發展”的新局面。
四、“十三五”人才發展目標
“十三五”期間高投集團人才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以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以人才機制創新為動力,以提升綜合素質為核心,不斷完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等工作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不斷發展壯大高投集團人才隊伍規模,不斷提高人才隊伍整體素養和能力,力爭到2020年底,高投集團體系專業人才總數超過300人。
來源:徐礦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