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娜 南京報道?9月28日消息,毅達資本今天宣布完成總規模40億元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江蘇有限合伙貳號)(簡稱:中小基金江蘇貳號,或貳號基金)的募集和設立。
中小基金江蘇貳號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技術、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領域,重點支持具備自主創新、國產替代、專精特新屬性的創新型中小企業。
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毅達資本是一家具有國資基因的市場化投資機構,“既能夠理解政府的語言,也能講好市場的語言”,這也是團隊一直以來能夠平衡好不同背景LP出資訴求的重要原因。
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母基金是中央財政直接出資的第一支專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國家母基金。
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總經理曲大偉透露,第三批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工作已處在申報階段,歡迎業界繼續關注和積極參與。
中小基金江蘇貳號是毅達資本組建的第二支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子基金。
貳號基金的出資方包括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雨花臺創新投資基金、江蘇高科技投資高投集團、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廣播電視高投集團等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產業資本以及高凈值家族客戶。
今年2月,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公開發布第二批子基金遴選公告。6月,毅達資本從200多家機構中突圍并成功中標。
應文祿透露,團隊在今年6月收到母基金中標通知書。從基金啟動募資、投資人認購,到貳號基金正式注冊,毅達資本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貳號基金最初的目標規模是35億元,最后以40億元關賬。基金出資人中,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江蘇有限合伙)(簡稱中小基金江蘇壹號,或壹號基金)的出資人中有60.95%繼續為貳號基金出資。貳號基金中84.77%的資金來自毅達資本過往出資人。
“毅達在第二批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中再次中選,說明毅達資本具有深厚的行業積累、豐富的投資經驗和優秀的投資業績。”曲大偉表示,毅達作為早期四支子基金的管理人之一,在首支子基金投資過程中較好地完成了基金的政策目標,保持了出色的投資質量和效率,同時初步實現了優異的投資回報。
曲大偉介紹,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將管理機構或核心團隊對中小企業的實際投資能力和投資業績作為篩選子基金管理人的核心要素。具體來說:
在投資能力方面,重點關注其創投類基金的累計管理規模及平均規模、投資中小企業的比重、累計投資“522”項目的數量及金額占比情況;
在投資業績方面,我們會重點考察其累計管理基金的DPI水平、累計退出項目的平均收益率、“522”項目的退出及收益情況等等。
另外,管理資質、合規記錄、管理團隊的穩定性、投后管理能力、項目儲備、子基金設立方案及募資能力等也都是我們系統性綜合評價體系的重要內容。
9月28日,也是中小基金江蘇壹號啟航五周年的日子。
2015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由中央財政出資撬動社會資本攜手增強中小企業創新動力。
次年7月,毅達資本在56家管理機構的競標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先期設立的四支子基金管理機構之一,并于當年成功設立規模45億元的中小基金江蘇壹號。
根據最初的規劃,壹號基金預期將投資100個左右的項目,團隊希望將來有三分之二的項目能過通過證券化方式退出。
毅達資本總裁尤勁柏介紹,壹號基金已累計投資了140家優質的中小企業。這些項目中已有12家企業通過IPO、并購等方式實現退出,其中國聯股份、科威爾、華辰裝備、邁信林、遙望網絡等5家企業在A股上市,1家企業(德昌股份)已獲得證監會IPO批文即將上市,另有28家企業處于IPO在審或者輔導階段。
在對國聯股份的投資中,壹號基金5000萬的投資成本,獲得超過20倍的投資回報。
早在2018年的采訪中,應文祿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堅持投實體、投中小、投科技、投人才,不去追熱點、不跟風,更不盲從。”
記者本次了解到,毅達中小基金江蘇壹號已投的140個項目中,初創期企業占比56%,成長期企業占比44%。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當前,壹號基金在投資期內已累計向投資人分配資金17.62億元,約占LP實繳比例的40%。
“市場的競爭其實很激烈,十年前的投資機構,可能伸手就能摘到枝頭上垂下來的果實,而這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尤勁柏表示,當前市場考驗的是機構的研究能力和產業孵化能力,這決定投資機構必須在更早的階段發現那些高成長的企業,并且有能力幫助企業走出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以時間換空間。
面對科技賽道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毅達資本高級合伙人厲永興補充道:“所有熱點行業、熱點方向,對于優質項目的競爭,自始至終都是存在的。毅達資本的團隊從來不畏懼競爭,這恰恰是我們持續提升自身能力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