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從總體要求、主要任務、政策措施和組織實施四個方面明確指出,將把體育產業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培育扶持。
《意見》同時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體育產業體系,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認為,此次國務院的高層發文,是繼9月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加快發展體育產業后,國家高度重視體育產業發展的又一重要信號,并再次強烈建議關注體育產業即將釋放的萬億級紅利蛋糕。
未來十年發展目標量化 行業高速增長可期。
廣發證券 認為,國務院最新發布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體育產業體系,體育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市場機制不斷完善,消費需求愈加旺盛,對其他產業帶動作用明顯提升,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此之前,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將體育產業引入到了國家戰略體系的高度,確立了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2011年,在國家體育總局印發的《體育產業“十二五”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了量化指標:“十二五”期間體育產業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長,到“十二五”末期即2015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將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0.7%,從業人員超過400萬,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之一。此次《意見》將2025年體育產業的總體量規劃為5萬億元,相對于CAGR近30%。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體育產業年增加值為8000億美元,其中美國體育產業年增加值達到近3000億美元,歐盟為4000多億歐元,占各自GDP的比重分別為3%-4%。相比之下,2013年我國體育產業在GDP總規模中的占比只有0.6%,由此可見國內體育產業的發展空間十分巨大,對國民經濟的支撐潛力還有待進一步開發,2025年5萬億的行業規模發展目標,也就為國內體育產業打開了十倍以上的想象空間。
此外,《意見》還提出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產業環境明顯優化和產業基礎更加堅實三條細分目標,希望到2025年,“體育產業結構更加合理,體制機制充滿活力,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平方米,群眾體育健身和消費意識顯著增強,人均體育消費支出明顯提高,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5億”。國內體育產業也將順應全球性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勢,借助經濟全球化浪潮,加速體育服務標準化、要素流通全球化、體育用品品牌化,發展成為龐大的產業集群,并初步形成國際化的競爭格局,與新政的細分目標也不約而同。
舉措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產業開啟無限藍海。
為了配合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兩條主線的順利推進、使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有力增長點,《意見》還出臺了七條政策措施,分別從大力吸引社會投資、完善健身消費、完善稅費價格、完善規劃布局與土地、完善人才培養和就業、完善無形資產開發保護、創新驅動和優化市場環境等方面對體育產業大發展予以扶持,其中多個方面都是首次在國家政策文件中首次提出。
大力吸引社會投資。
國家首次鼓勵通過各種金融手段和金融創新鼓勵體育企業發展:《意見》指出“進一步拓寬體育產業投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體育產品、服務等企業上市,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和中小企業私募債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上積極開發新產品,開拓新業務,增加適合中小微體育企業的信貸品種”;“支持擴大對外開放,鼓勵境外資本投資體育產業”,鼓勵設立“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和“體育發展專項資金”等。
完善健身消費政策。
《意見》重點強調了對于大眾體育的投入支持,明確要求“安排一定比例體育彩票公益金等財政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群眾健身消費”。彩票公益金作為社會保障基金的重要資金來源,每年有約三成的彩票公益金通過財政撥入分配給全國社保基金,為社保基金和國家財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將成為大眾健身投入的重要保證。
完善稅費價格政策。
《意見》提出“對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體育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提供體育服務的社會組織,經認定取得非營利組織企業所得稅免稅優惠資格的,依法享受相關優惠政策”;“體育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支出,符合稅法規定的可在稅前扣除”;“落實符合條件的體育企業創意和設計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落實企業從事文化體育業按3%的稅率計征營業稅。“
以職業聯賽為代表的體育競賽表演業,不僅在體育產業中占有核心地位,而且對政府的稅收貢獻大于其他體育業務。現階段,國內以體育用品行業等非核心層業務為主的結構,難以支撐體育產業的持續高速發展。只有優化體育產業結構,提高以足球聯賽為代表的核心層業務占比,體育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對于國家財政稅收的貢獻才會越來越大。
參考國外成熟經驗,如何深化包括足球聯賽在內的核心層業務的市場化程度,成為國家政府和體育監管部門的重要使命。目前中超俱樂部盈利情況普遍不樂觀,俱樂部對減稅的呼聲較高,此次國務院新政的出臺,是運用市場化手段做大競技體育市場蛋糕的重要舉措。(證券時報網快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