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國資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全面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產出效益。近年來,江蘇省屬企業在清潔能源發展、綠色工業、農業、交通、建筑、服務業等方面持續發力,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重要內容。
科技創新引領 助推綠色發展
省國信高投集團持續加大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投資力度,自主建成投產并運營管理如東35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控股開發大豐85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對接跟蹤鹽城、南通、連云港等省內海上風電和內蒙古、青海等省外新能源資源,并積極有序發展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控股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較“十二五”末增長455%,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約50億千瓦時,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00萬噸;所轄16臺燃煤機組、6臺生物質機組先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務,煙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濃度均達到或優于超低排放標準水平;加快推進實施10臺共581萬千瓦煤電機組節能減排升級改造以及煤電企業煤場全封閉改造工程,高投集團綜合供電煤耗較“十二五”末下降22.8克/千瓦時,節省標煤11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16.6萬噸。溧陽、沙河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160萬千瓦,每年能消納過剩電能約28億千瓦時,年發電量約22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3萬噸,是江蘇電網乃至華東電網的“穩壓器”。省環保高投集團積極推動重點行業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深入鋼鐵、石化等企業調研,積極開展生產過程節能、余熱回用、二氧化碳捕集、大氣污染治理設施節能改造等方面的技術研究。與前沿科研院所合作,通過超聲波、膜處理等前沿科技,進一步完善提升廢礦物油資源化再生技術水平。積極推動與院士團隊及其他優勢單位的合作交流,聯合江蘇省戰略與發展研究中心共建“江蘇省重點行業減污降碳協同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為江蘇省綠色低碳發展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投資布局加速 蓄能綠色產業
徐礦高投集團完成光伏發電項目立項26個,開工建設7個,建成并網發電2個,徐礦綜合利用發電公司首個自動跟蹤式光伏項目成功實現并網發電。省沿海高投集團依托地域資源優勢、投融資優勢和開發模式優勢,聚焦主業,積極謀劃和拓展生態治理和綠色產業布局,強化土地復合利用和功能疊加,建成全國首批、江蘇單體規模最大的漁光一體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省港口高投集團揚州港、太倉港等 4 家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建成面積約10000平米,南京港、蘇州港、鎮江港、常州錄安州碼頭光伏建設項目均已開展。高投集團2020年出資組建規模10億元的化工新材料基金,目前,該基金已經投出一批以華一新能源、創拓新材、申蘭華、冠優達等為代表的,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產業檔次、產品競爭力等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優秀企業。截至2021年底,高投集團和旗下管理公司毅達資本已投資了近百家綠色能源及節能環保相關企業,總投資金額超過60億元,成功助推34家相關企業成功登陸境內外資本市場,是國內綠色能源及節能環保領域整體IPO數量和證券化率最高的創投團隊之一,創造了優異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錨定“雙碳”目標 建設綠色交通
江蘇交控高速公路低碳運營項目通過省交通運輸廳驗收。項目包含新能源應用工程、低碳節能裝備和技術應用工程、資源循環利用推廣工程等,通過節能照明燈具升級改造、裂縫非開挖注漿技術、泡沫溫拌瀝青技術、就地冷再生技術、就地熱再生技術等節能環保技術及措施,實現了全系統節能照明覆蓋率80%、廢舊瀝青路面材料循環利用率99%,同時新建成185座新能源汽車充電站,也蘊含著極大的低碳價值。東部機場高投集團與中國海油攜手打造的江蘇省首個“綠能”機場正式建成。作為“綠能”機場的核心項目,南京空港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以“冷熱電”三聯供模式完成對南京機場能源供應全覆蓋。同時,首座“油氣電”綜合能源站也正式運營,將為機場各類進場車輛提供多元化供能服務。省港口高投集團全面推廣岸基供電設施,建成岸電施121套,總供電容量2.3萬 kVA,岸電覆蓋率達100%,其中,干散貨碼頭岸電供電量居全國沿海碼頭第一名。蘇州港投資2.3億元實施流程化改造,替代自卸卡車和挖掘機作業,替代柴油1439噸、節約能源1564噸標準煤/年。省鐵路高投集團在對全國各氣候區既有車站開展調研的基礎上,研究舒適、節能的室內熱環境營造技術體系,建立能耗統計數據庫及綜合監管平臺,提出站房AI節能的運行控制策略,研發適合鐵路客運站建筑特點的復合式通風空調系統,實現環境改善、能耗降低以及關鍵技術的集成與示范推廣,為后續我省鐵路站房設計、施工和運營提供依據。
加大環保投入 打造綠色典范
省海企高投集團所屬麗天碼頭投資建成了長江江蘇段處理范圍最廣、功能最齊全的江陰港洗艙站,填補了長江江陰段船舶洗艙的空白,調試運行以來已累計完成船舶洗艙作業87艘次(其中外輪55艘次),接收洗艙污水2363噸,有效滿足了周邊船舶的洗艙需求,為守護長江生態再添了一道“綠色崗哨”。徐礦高投集團治理采煤塌陷地22萬畝,累計投入生態治理和村莊搬遷資金50.77億元,在采煤塌陷地上相繼建成了潘安湖、安國濕地、九里湖等國家生態濕地公園,采煤搬遷集中建設的賈汪潘安湖馬莊村、沛縣安國鎮漢居雅苑等成為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亮麗名片。省沿海高投集團推進大豐海北區域7.7萬畝退漁還濕、寶應湖和高郵湖退圩還湖等重大生態治理項目,投入1.14億資金用于匡圍工程生態補償工作,主動退出條子泥墾區1.5萬畝土地,新增堤內0.9萬畝和堤外海域3萬畝作為鹽城條子泥濕地公園保育區和恢復重建區,支持鹽城黃海濕地成功入選江蘇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省環保高投集團在宜興市投資建設環太湖城鄉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技術示范基地,項目打造集生產、科研、制造、宣教為一體的新運營模式,每年可為太湖削減總磷約26噸,降低藻泥處理成本50%以上,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江蘇水源公司始終將建設南水北調優質工程、保障一江清水源源北上作為初心使命,聚焦主責主業,深化改革創新,勇于探路先行。連續9年實現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累計調水出省超54億立方米、受益人口3000多萬,出省水質穩定達標,為受水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積極參加省內抗旱、防洪、排澇,受益人口4000多萬,發揮了顯著的綜合效益。省規劃設計高投集團將鹽城“風、光”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產業競爭優勢,打造鹽城市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零碳產業園區標桿,爭創江蘇省乃至國家級零碳發展示范園區,為鹽城建設“綠色轉型典范”、爭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貢獻力量。
勇擔社會責任 倡導綠色生活
金陵飯店通過采用智能空調、變頻水泵、新型噴淋、低氮鍋爐等節能減排技改措施,每年節電近500萬度,節約用水14萬噸,節約用氣64萬立方米;策劃并組織賓客參與“地球熄燈一小時”行動,倡導賓客響應綠色消費理念。鐘山賓館高投集團所屬酒店全面推行“光盤行動”,向賓客發起綠色倡議書,營造“節約為榮、浪費為恥”濃厚氛圍,在宴飲結束時主動為客人打包剩菜,有效節約了食材和成本,為踐行“只有一個地球”的目標履行國企社會責任。省體產高投集團所屬南京奧體中心加大園區環境綜合整治,重點做好垃圾分類、標識標牌更新、智慧化健身步道升級改造等工作,倡導文明健身新風尚,園區綠化率達48%,綠化面積穩居國內大型體育場館前列。
來源:江蘇省國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