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只鄉村振興基金來了。
投資界-解碼LP獲悉,甘肅省鄉村振興投資基金進入實質性投資運作階段。據悉,該基金首期總規模在30億元以上,其中甘肅省財政籌集10億元設立母基金,重點支持縣域特色產業、現代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鄉村休閑旅游業、新型服務業、信息產業等。
至此,今年各地鄉村振興基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諸如河南、四川、廣東、陜西……各地政府正在用設立引導基金的形式,來哺育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投資人開始走出CBD大廈,奔赴田間做盡調,談項目。
30億,甘肅鄉村振興基金來了
具體來看,基金按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同股同權、同步出資”原則,向市縣以及社會資本募集20億元以上,后期可根據基金運營狀況和實際需求逐步擴大。
其中,投資模式采取“母基金+子基金”的形式投資運作,母基金主要投資子基金,子基金由母基金與市縣政府、社會資本共同出資設立,實行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子基金的設立、投資、運作,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以熟化度高的項目為基礎,成熟一個推開一個。此舉是轉變過去先設基金后找項目的做法,有效避免資金閑置浪費。
基金投資方向十分明確——聚焦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重點支持縣域特色產業、現代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鄉村休閑旅游業、新型服務業、信息產業等。在激勵機制上,為進一步調動各方積極性,吸引市縣資金和VC/PE投入到鄉村振興事業中,基金采取適當提高母基金出資比例、降低門檻收益率、讓渡政府投資收益等方式。
目前,甘肅省財政廳與張掖市、金昌市、隴南市、平涼市、慶陽市以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已經分別簽訂子基金合作協議,包括張掖市鄉村振興投資基金、金昌市農業特色產業投資基金、隴南市花椒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基金、平涼市靜寧蘋果產業發展基金、慶陽市環縣羊產業發展投資基金、肅北縣數字有機畜牧產業融合發展基金等6只子基金。
事實上,除甘肅外,全國各地紛紛設立鄉村振興基金。
今年6月,河南中墾鄉村振興股權投資基金設立,由國家級基金(中墾基金)發起并出資,計劃規模20億元,首期規模10億元,由招墾資本、中豫股權、中墾基金、中豫股權、南陽豫資、牧原股份等共同出資成立,將圍繞南陽優勢特色產業、鄉村振興相關產業上下游進行投資,升級農產品生產及流通方式,并促成更多優質企業落地南陽。
同月8日,天津市鄉村振興基金正式啟動,該基金規模25億元,重點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前沿科技應用與產業化提升項目以及面向農業、農村、農民的新品種、新流通、新金融、新科技或新服務類項目。投資方向包括現代種業、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產設施、農村電子商務、農產品交易和倉儲物流設施建設、智能農業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平臺建設、數字鄉村、美麗鄉村建設、農文旅融合等。
更早之前的5月,四川首支省級層面鄉村振興引導基金——四川省鄉村振興投資引導基金在眉山天府新區完成工商登記注冊,計劃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50億元。該基金將聚焦“10+3”現代農業體系建設,為全省現代種業、現代種養業、農村富民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以及農業科技創新等提供投融資支持。
3月1日,廣東恒健·肇慶四會鄉村振興基金簽約成立,總規模5億元,將用于發展四會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產業,重點推進四會古邑綏江碧道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
早在2月,陜西省首個縣域鄉村振興產業基金在富平縣正式落地,首期認繳規模1億元。據了解,這支基金由建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發起,主要利用股權投資等形式,支持富平縣奶山羊全產業鏈、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招引等領域,著力打造全國羊乳企業新標桿。
不難看出,今年鄉村振興基金尤為熱鬧。
農業科技火了,
VC在田間地頭找項目
民以食為天,農業賽道火起來并不意外。
鄉村振興是國家戰略之一。2017年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而鄉村振興基金成為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工具之一。去年5月,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2021年)》,明確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13個重點產業和領域方面,包括現代種養業、鄉村富民產業等。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指出,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推進智慧農業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融合應用,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公共服務,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
那么,農業科技賽道究竟有哪些機會?無人駕駛、無人機、物聯網,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耕、種、管、收等環節,這樣可以有效地解決生產效率低、勞動力減少等難題。農業無人化、生產智能化、作業精準化、管理數字化和服務網絡化是農業科技現代化的必然趨勢,這些細分行業都有可能誕生新的投資機遇。正如VC認為,“當前是開始布局中國食品和農業科技的最佳時間點,糧食供需端矛盾仍在擴大并且愈加緊迫”。
于是,我們看到一筆筆農業科技融資浮出水面。7月4日,智慧農業及農機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惠達科技宣布獲得來自萬物資本、淺石創投的股權融資。據悉,目前惠達科技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資金將用于無人機研發、海外市場拓展、供應鏈體系建設等。
2月,農業無人駕駛企業中科原動力完成了數千萬A+輪融資,由創世伙伴資本(CCV)領投,老股東祥峰投資、德聯資本跟投。該公司孵化于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是國內農機無人作業面積最大、技術世界領先的農業無人駕駛公司。作為一家全棧式農田作業機器人產品服務提供商,中科原動力致力于提高農田作業效率、解決農業勞動力短缺問題。
同月,成立9個月的中農美蔬完成700萬元天使輪融資,資方為IDG資本、馳星創投、豐碼科技、中農投控,這是一家全心投入美味番茄新技術新品種研究的公司。CEO呂亞清專職于番茄育種工作長達12年,曾就職于種業巨頭外企Enza Zaden7年。
最為轟動的是,6月底智慧種植決策服務商愛科農宣布,已完成A輪、A+輪兩輪總計超億元融資。其中,A輪融資由源碼資本領投,A+輪由IDG資本及高瓴創投聯合領投,線性資本、食芯資本兩輪均參與跟投。
今年,投資人開始輾轉于各個田間地頭找農業項目。此前,啟明創投捐贈1個億,用于投入中國鄉村振興創業者支持計劃——計劃培訓、賦能2000名鄉村創業者以及在40個縣培育40家社會組織。鄺子平表示,該計劃要用實實在在的資金,來鞏固扶貧成果,拓展扶貧成就,實現共同富裕。
正如搶做”無人機第一股”極飛科技創始人彭斌所言,“科技未必只有星辰大海,還有田間地頭。”
(投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