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財經訊 2月17日上午,距離開課還有半小時,徐春林急匆匆步入了教室,“擔心遲到,乘坐了早上7點多的高鐵,常州到南京蠻快的。”作為江蘇眾紅生物工程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知產法務部部長,他急需獲得知識產權保護、融資實操方面的指導。
這堂課,是“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未來之星”企業成長加速營(生物醫藥專場)的新春第一課,由江蘇科技創業大賽組委會辦公室、江蘇高科技投資高投集團主辦。“原本計劃是30人,沒想到報名了60多人。”江蘇高科技投資高投集團副總經理張曉紅說,超過半數企業負責人從蘇州、無錫、常州等省內9個城市趕過來,都曾經是“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的參賽選手,企業在不同的階段遇到了不同的問題。
南京騰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2021年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生物醫藥行業優秀企業,如今也遇到了新的瓶頸。“我們很困惑,如果要新增造血能力,就需要借助大量資本拓展銷售。我們到底要不要這么做?很猶豫?!?/p>
常州漫舒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立君帶來兩個問題:公司是一個醫療器械平臺,除了賣醫療器械,還能做什么?怎么通過股權設計吸引和留住人才?而潤原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韓坤原則問出了很多專精特新企業的心聲,即“對于小賽道企業,投資機構如何考慮?因為從退出的角度來看,市潛在市場不夠大,不一定能達到機構的期望,那么企業是否要去做橫向業務拓展?”
毅達資本高級合伙人薛軼說,只要企業能突破“卡脖子”技術,無論賽道大小,資本市場都會積極支持。他認為,科創企業一定要大膽投入研發,保持核心競爭力。如果需要拓展業務,可以考慮競爭環境小、具有技術先進性和差異化的渠道,但務必把握好主業方向,不要在發展中偏離軌道。
據悉,這堂課邀請了5位行業專家,分別來自江蘇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證券機構、創投機構、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咨詢公司,圍繞江蘇生物醫藥發展趨勢、知識產權保護、股權融資和資本市場實務、企業管理等主題,為企業答疑解惑。
張曉紅介紹,未來高投集團將進一步升級生物醫藥投融資大數據中心,形成垂直于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業投資生態圈。不僅如此,還將圍繞著江蘇重點產業方向、結合行業特點,舉辦更多投融資路演、產業論壇、企業走訪等中小企業服務活動,營造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干事創業的氛圍,保護其積極性,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新華日報·財經記者 陳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