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周莊數字夢工廠項目一期配套攝影棚。 袁新宇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 本報記者 姚政宇 陳澄
ChatGPT、大數據、區塊鏈……數字經濟,熱點不斷;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安全……各條賽道,風起云涌。在數字經濟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如何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當務之急。對于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超5萬億元的江蘇而言,探討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顯得尤為重要。
近日,一場由省委網信辦、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國資委指導的數字經濟專題研討會在南京召開,來自毅達資本投資的數字經濟領域近30位企業家錨定“數字驅動·共贏未來”的主題,在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安全三大賽道中,探尋痛點、難點及解決之道,共同為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磨合“新引擎”。
產業數字化:
要懂“云”,也要懂傳統業務
產業鏈全要素數字化即產業數字化,指的是將傳統產業用數字技術來改造和升級的過程。這種改造可以使產業更加高效、智能化,并且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產業數字化可以帶來許多好處,比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提升客戶滿意度。
在新一代數字技術推動下,全球加速邁進數字經濟時代。各行業通過數字化逐漸進入全感知、全聯接、全智能時代,我國產業鏈全要素數字化升級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江蘇在推進產業數字化方面,下了很大“力氣”。江蘇省數字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密集出臺《江蘇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關于全面提升江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指導意見》《數字經濟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發布實施江蘇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高清表示,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選擇。
產業數字化,能夠創造更多的機會,打通上下游,讓資源釋放更強的“能量”。“幸運的是,我們從創業開始就一直從交易入手,逐步構建了一個醫療器械的供應鏈服務平臺,形成了能夠覆蓋中國330個地級市和2800個縣區的全國性銷售網絡,通過這個平臺,我們看到醫療產業新基建方面依然有非常多的機會。”貝登醫療副總裁吳善業表示,希望利用公司的平臺資源,幫助基層醫療機構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用上更好的醫療器械產品,“從數字化的角度來看,我們發現,更大的機會是在新制造端,尤其是進口替代。我們也正在基于原有供應鏈服務平臺,積極向上游探索,打造新制造平臺,與產業界朋友高效協同。”
疫情過后,酒店行業正在快速復蘇,呈現出巨大的市場容量和消費動能。“在酒店垂直賽道智能化和數字化建設賽道,機會不斷增多。”快住智能聯合創始人葉明表示,目前中國酒店的連鎖化率越來越高,機器設備、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產品的應用已經在幫助酒店降低成本、提升運營效率、提升客戶入住體驗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
然而,在產業數字化取得各種成效的同時,也存在挑戰。
“傳統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很多困難,這中間存在一個信息差。”網眼科技合伙人石軍表示,在幫助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技術公司懂“云”,但是不懂企業的業務,傳統企業懂業務可能不懂“云”,二者間會存在一個“鴻溝”,這也是導致傳統企業不敢轉、不想轉的原因。
“大家都在提數字化,做了數據采集、梳理、分析等工作,但是,這樣做所產生的價值究竟在哪里?”清能互聯CEO汪洋以電力能源為例,他表示,這個價值所在的核心在于要維護好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但更重要的是生產關系的變化,在這其中,數字化是基礎、智能化是關鍵。“必須抓住生產關系變化的變局在行業中深耕,將業務環節產生價值的關鍵點找出來,然后反向去引領數字化,這也是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機會。”汪洋認為。
數字產業化:
要看清趨勢,也要找準切入點
數字產業化,是指為產業數字化發展提供數字技術、產品、服務、基礎設施和解決方案,以及完全依賴于數字技術、數據要素的各類經濟活動。
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涉及產業領域更多、市場規模更大、結構層次更深的數字化產業也在如火如荼推進,成為數字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數字產業化的發展,能讓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從整個數字化行業來看,既要在縱向領域和國外高水平合作商完成深度合作,也要橫向領域‘擁抱’更多的像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內容)這樣的新技術,才能一直走在行業前列。”睿悅信息副總劉曉飛表示,積極與多種技術、多種產業做有效融合,才能更好地提升效率,實現更好的商業應用,“我們現在已經通過這些新的技術,效率提升了成百上千倍。”
數字產業化該如何發展?“智慧城市與人工智能結合得非常緊密,類似于ChatGPT這樣的顛覆性技術對企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軟通智慧COO李進表示,在未來非常看好三方面數字技術產業化的機會:一是軟件操作系統層面的信創,二是AI在智慧城市多個場景的應用,三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互信方案。
“抓住數字產業發展機遇,一是要看清大趨勢,二是要找準切入點。”哈工大未來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北京紅山科技董事長趙先明表示,在底層能力快速進步的前提下,依賴算力提升即可實現的技術瓶頸很快將實現突破,并帶來行業巨變;此外,產業規劃需要結合數字化的5個環節及自己的基礎、優勢、資源,選擇匹配度高、凸顯自身優勢的產業和業務。
“其實無論是TO C的互聯網,還是TO B的產業互聯網,都難以做到完全的標準化。”中興飛流CEO呂阿斌表示,標準化的定義要重新定義,在行業中的標準化定義和在信息化領域的標準化定義是不一樣的,業務的真實需求才是信息化真正應該關注的核心。
數字安全:
要識別“壞人”,也要認出“好人”
很難想象,像ChatGPT這樣熱門和高水平的技術,都能夠被黑客輕易地攻擊,導致數據泄露。江蘇易安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CEO楊正權已經深耕數字領域25年,他坦言,如何做好數字安全,是令每個“數字人”都為之“發愁”的問題。
數字安全是數字經濟的“安全底座”。江蘇作為互聯網大省,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著力加固數字經濟安全底座、服務數字經濟安全融通、強化數字經濟安全治理,切實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江蘇在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戰略的引領下,做強做優數字經濟,推進高質量發展,必然離不開數字安全的保障。省委網信辦副主任陳智表示,數字經濟時代,數據高度集成,這或多或少給社會帶來了一些問題,也在國家數據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影響,促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離不開對數字安全進行治理。
“新的技術往往是網絡安全最薄弱、最容易被攻擊的。如果沒有安全,一切都難以為繼。”楊正權認為。過去,“數字人”解決網絡安全的通常方法是把問題和隱患通過“漏洞庫、病毒庫、協議庫”這三庫來識別,識別后再解決,但是這種“補漏洞式”的安全模式落后了。“網絡安全界有一個術語叫‘零日漏洞’,就是除了發現者沒人知道的漏洞,從這里入侵如入無人之境。”楊正權表示,目前出現的最大的問題是,有很多企業開發并使用了不少殺毒軟件、安全軟件,但還是難以抵擋黑客的攻擊。
數據安全攻與防同樣重要,風險可以通過攻擊、模擬演練識別出來,但是通過網絡安全防守方案則可以進一步避免風險的發生。“不僅要識別‘壞人’,也要識別‘好人’,因為‘好人’相對來說更容易識別。”楊正權提出,“一個組織,它所使用的物資、設備等,都是可數的,所以,通過AI、動態權限、動態判斷等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就是目前的解法。”
數字安全,也離不開政府“發力”。去年,我省組織開展了全省網絡數據安全風險排查,包括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網絡數據安全風險評估試點,加強汽車、健康醫療、郵政快遞等重點領域數據安全管理,組織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申報,積極推進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建設。
合作才能共贏。“不論是數字產業化還是產業數字化,都有數字安全的需求,社會各界需要做好合作,把數字安全推廣到應用、APP等多個平臺上去,共同做好數字安全,共同抵御數字產業發展的風險。”楊正權說。
http://newspaper.xhby.net/?act=article&aid=1181213&layountIndex=9&date=20230403&siteID=2&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