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訊 】
? “這是我們在仙林投資建設3.4萬平方米的可一大型書店,作為南京首家24小時書店,2017年開業后將大大促進全民閱讀的文明風氣、提升南京‘書城’的文化品位;這是我們正在建設的可一數字園,今年底正式交付使用,集數字出版、圖書物流、‘天下閱讀’網站三位一體……”11月底,在江蘇可一文化產業高投集團,董事長毛文鳳拿著效果圖,向記者一一介紹公司下一個五年重點打造的文化項目。
作為一家民營文化企業,可一高投集團緣何如此“大手筆”?“是江蘇紫金文化專項資金的鼎力扶持,給了我們信心支撐。”毛文鳳由衷地說,“前后兩期共獲得專項資金4000萬元低息貸款,這對一個即將上市的民營文化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紫金文化專項資金正式設立于2012年。“當時省領導對紫金文化產業基金的運作提出明確要求:既要投資成熟期的‘頂天立地’行業龍頭企業,又要大力投資省內中小文化企業,達到‘鋪天蓋地’的廣泛支持效果,體現省委、省政府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和支持。”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周春芳介紹,紫金文化產業基金當年即設立用于扶持中小文化企業的專項資金,在業內率先開啟“債權+股權”聯動的投資新模式,成為我省對中小文化產業項目投資扶持方式的一個創舉。在保證專項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針對企業實際情況靈活配套使用多種金融投資工具,既滿足項目投資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扶持我省優秀中小文化企業發展。
紫金文化專項資金運作3年來,投資支持了38家中小文化企業,在打造全省優秀文化企業、優化我省文化產業布局、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等方面效果顯著。在專項資金支持下,部分優秀投資項目完成“債轉股”,一批優秀文化企業到江蘇成功落戶,還有一批企業達到申報上市標準,比如“可一文化”已申報主板IPO、“金陵體育”已符合上市申報材料標準等。紫金文化專項資金的影響力也在穩步提升。
10月22日,記者采訪江蘇如意通動漫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靜。俯瞰著窗外暨陽湖生態公園的“一線湖景”,李靜感慨良多:“建設這座動漫產業園區第一棟‘如意通’大廈,我們獲得2000萬元紫金文化專項資金的低息貸款。去年底,我們為引才引智入駐繼續申請,又獲得2000萬元的支持,同時還拿到了省文化產業引導基金針對紫金文化專項資金的60萬元貼息,負擔大大減輕……”這位80后總經理的孩子與公司年齡一樣大,從租住別人廠房到搬進21層大廈,設計原創動畫、開發后端衍生品、培養成熟動漫人才……看著公司一步步成長,就像看著孩子長大一樣欣喜。
除了貸款扶持,紫金文化專項資金還可撬動紫金文化產業基金進行股權投資,發現和培育優質種子文化企業。繼獲得專項資金數千萬元債權投資后,4月16日,由省“雙創人才”魯永泉博士領銜的藍海彤翔公司又獲得紫金基金的股權投資。該公司打造的“創意云”平臺致力于改變文創行業的工作模式,意欲成為文創行業的“阿里巴巴”。為了更好地得到政策配套扶持,這個“互聯網+”的領跑者將公司總部從北京遷到蘇州高新技術園區。目前,創意云平臺已擁有1萬企業用戶、2萬工作室用戶、70萬個人用戶,每天有數萬文化產品在資源對接中誕生。
“四兩撥千斤”,紫金文化專項資金的針對性扶持,更好地帶動了我省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面對文化強省建設目標以及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實際,周春芳認為,紫金文化專項資金有必要進一步發力。“文化產業的新興業態項目大多為輕資產,不能提供抵押擔保,投資風險較大,對這類項目中行業前景較好、商業模式較新、團隊較優秀的企業,還要進一步探討提高風險容忍度,采用股權質押、大股東連帶擔保等保障方式進行投資,以更好地推動我省文化產業轉型升級。”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和訊網、今日頭條、中國網、新浪、中國江蘇網……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