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1日清晨,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正乘坐高鐵出差,當他看到手機新聞客戶端推送的有關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消息時,隨即對身邊的同事說:“這個文件太重要了,一定要發出我們的聲音。”
?
話音剛落,便有同事打電話來說有媒體約訪,于是誕生了應文祿撰寫的《創業投資再上路》一文,它成為國內創投行業從業者對這份國務院文件的最早解讀之一。“《意見》是中國創業投資行業發展20年成功經驗的總結提煉,是迄今為止最具分量的創投行業指導文件,也是創投行業的里程碑式事件,值得每個創投人認真學習并銘記。”他表示。
?
應文祿是一位異常勤奮的創投老兵,至今依然保持著“一周7天×18小時”的工作狀態,永遠在不斷地學習、吸收各種行業信息,不停地討論項目、拜訪企業。在他身先士卒的垂范下,毅達資本取得了驕人的市場業績:2014年2月公司成立時,基金管理規模不足50億元,而今年9月已突破300億元。
?
相信市場的力量、專業的力量、團隊的力量,時刻注意合規經營,引領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經歷了千錘百煉的應文祿,有許多經驗要與我們分享。
?
?
?
?
打造市場化先鋒
?
創業投資是科技金融體系中最活躍、最有效的要素之一,發揮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先導性作用。國有創投是這一行業的重要構成,并有著獨特的優勢。但是,過去由于在決策流程、激勵機制與退出渠道等方面的市場化程度不足,加之部分政策對國有創投的發展形成一定約束,導致國有創投的競爭力長期未得到充分發揮。
?
應文祿談到,以往政策對國有創投的約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2009年開始實施的國有股轉持充實社保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投資人參與國有創投基金的積極性;二是,在基金的組織方式由公司制向合伙制轉變的時候,由于國有企業不能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所以從邏輯上講,國有創投基金管理機構也不能做基金的普通合伙人(GP)。以上兩點都阻礙了國有創投的快速發展。
?
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國有創投機構紛紛嘗試機制創新。其中,老牌國有創投機構江蘇高科技投資高投集團經過充分討論和審慎決策,決定將私募股權投資管理業務從高投集團剝離,進行完全市場化的運作。2014年2月,江蘇高科技投資高投集團在GP層面開展了內部混合所有制改革,由核心管理團隊參與共同組建毅達資本,應文祿出任董事長,全面承接高投集團的股權投資業務和各類創新業務。這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業界產生了巨大反響,毫無懸念地成為當年度的行業十大新聞之一。
?
“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創投改革因此有了頂層設計的支撐。”應文祿說,《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提出,“支持具備條件的國有創業投資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
“這次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效果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應文祿坦言,“從募集資金規模來看,改革后的第一年我們就募了超過53億,這很令人振奮;第二年募了60多億;今年前九個月基金的募集規模已經突破165億。這樣的人民幣基金募集規模和速度,充分證明了市場對我們的信任。從投資業務來看,改革兩年以來的投資速度也明顯加快,已投資企業近百家。”
?
“進步有目共睹,作為一家市場化的機構,我們在市場中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專業化水平更被認可,團隊的打法也更加靈活高效。”應文祿拿他一直比較推崇的德國足球打比方說,“你看德國隊,單個球員都不算特別有名,但組合在一起就是一支強大的球隊,所以每屆世界杯的四強幾乎都有他們。投資這個行業靠個人英雄主義是沒有用的,所以我們從來不打造個人英雄,只打造團隊。”
?
(?應文祿應邀參加投中年會?)
?
(?應文祿在第二屆中國創業資本論壇上發表演講?)
?
?
應文祿帶領的這支團隊,兩年多來交出了成績十分優異的答卷,可謂捷報頻傳。
?
2015年9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由中央財政出資150億元,吸引民營和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等共同參與,建立總規模為600億元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2016年7月,毅達資本憑借高效、專業的基金運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從全國55家競標機構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子基金。該子基金規模4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出資11億元,江蘇省政府出資6.75億元,毅達資本及社會募資不少于27.25億元。
?
9月28日,毅達資本舉辦了首屆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高峰論壇暨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子基金成立揭牌儀式。中國政府網、工信部官網、新華社等具有權威性的新聞資訊發布機構對活動做了大篇幅報道,毅達資本的品牌號召力、影響力得到了不斷提升。“我們還沒來得及發出募集說明書,許多人就慕名找上門來了。不僅有老客戶,還有老客戶帶來的新客戶。這只基金不到一個月就募集完成了,速度之快,連財政部、工信部的專家都感到有些驚訝。”應文祿笑道。
?
“這次我們成功引入了太平保險的投資,這稱得上是央企保險公司在私募股權投資領域的第一單;此外,還引入了包括浙商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自有資本。這只基金的投資人,最終包括了中央財政、江蘇財政、保險資金、銀行資金、產業資本、上市公司和高凈值投資人,而且全部是平層資金,沒有結構化產品,可謂陣容豪華、資源豐富,確實體現了大家對我們的極大信任。”他補充說。
?
應文祿介紹,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將主要投向醫療健康、清潔技術、現代服務、先進制造和新材料、文化、信息技術等領域內的企業,尤其是代表未來發展方向、有增長潛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通過提供資本和貼近式增值服務的方式,解決其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基金預計投資約100個項目,計劃2/3的項目將來通過證券化方式退出,并培育出至少50家優秀的上市公司,從中產生偉大的企業。
?
今年毅達資本的另一個高光時刻出現在5月18日:安徽高新毅達皖江產業發展創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皖江基金”)揭牌儀式在合肥隆重舉行。皖江基金的規模高達人民幣100億元,通過公開招標,安徽省政府選擇了毅達資本負責具體管理運作。這只基金以安徽省投資高投集團、江蘇高科技投資高投集團、平安銀行為基石投資人,合肥市政府引導基金參與,并廣泛吸引各路社會資本。在省外中標,也彰顯了毅達資本機構品牌的廣泛號召力。
?
“未來這只基金將圍繞安徽省的產業轉型升級來做,通過股權投資、兼并重組等方式,培育一批支柱和骨干企業,整體提升安徽的產業核心競爭力。”應文祿介紹說。談到未來是否準備進一步開拓同類市場時,他表示:“也有不少省份來找我們,希望毅達資本去管理運作當地的基金,但是目前我們還沒有這個計劃。毅達資本管理的基金規模越來越大,投資人是出于信任才把錢交給你管理那么多年,我們肩上的壓力不小。募資一定要和投資能力匹配,皖江基金的周期會比較長,我們希望先把它做成樣板,然后再走下一步。”
?
毅達資本取得佳績的原因何在?應文祿說,這與市場化機制、公司文化、投資文化、員工素質等諸多原因分不開。
?
公司文化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東西,需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點滴中傳導滲透。應文祿給記者看了一條微信對話,“你看,江蘇高投集團的紀委書記前幾天去湖北紅安參加‘兩學一做”活動’時,看到當地的宣傳標語上寫‘樸誠勇毅、不勝不休’,隨即發來微信和我說:這特別像毅達資本的工作現狀。”
?
談及毅達資本的投資文化,應文祿將其總結為“大道至簡”。“我們的投資決策結構非常扁平,只有兩層;所有投資項目的討論、立項、投審都是直接面對合伙人,團隊可以充分地發表意見。”他表示,“投資決策一定要是一個民主、科學的討論過程。”
?
“在投資公司里,合伙人是大工程師,投資經理是小工程師,兩者的區別很小,只是出道的時間早晚不同而已。”應文祿如此形容,“這個行業里沒有西醫,只有中醫,有時還需要手把手帶徒弟,絕對不能使用層級管理方式,不能以領導者的身份做投資決策。”
?
在毅達資本的2016年上半年度工作會上,應文祿勉勵大家說:“要成為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精英,務必做到: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敬業、職業、專業的精英文化就這樣慢慢地融匯在毅達資本的血液中。
?
(?應文祿在2015媒體融合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
?
?
以產品思維做投資
?
做投資許多年,應文祿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哲學。“喬布斯能把蘋果手機做到極致,就是產品思想使然。我們做投資也必須有產品思維:先把行業吃透,然后把每個企業都視為自己的產品,做到經典。”
?
他直言,市場上流行的概念很多,要把握行業的本質和發展趨勢,適時而動。而“泡沫化”投資已經讓一大批投資機構嘗到了苦果:今年,“魏則西事件”讓此前瘋投莆田系醫院的部分機構損失慘重;去年,市場追捧的互聯網金融“P2P”“眾籌”在新政出臺后哀鴻遍野,相關投資機構投資受損在所避免;再往前看,團購風起時的“百團大戰”中,最終也讓大批機構鎩羽而歸。“有些投資機構一心追風口,沒有真正沉下來心來研究行業,分析企業。有些人看到一個點就以為了解了一個面,看到一片樹葉就以為看懂了整片森林。以這種方式投資,倒不如把錢還給投資人,讓投資人自己隨意去投。”應文祿坦率地說,“投資人因為相信我們的專業能力,才把錢交給我們。其實成功也沒有多么復雜,天道酬勤,只要一步一步地扎實去做,就一定有機會。”
?
堅持做好行業研究,開展產業鏈投資,時刻關注熱點,但不跟風、不盲從、不追高,堅守價值投資,這就是毅達資本投資的基本邏輯。應文祿以如今市場熱度頗高的生鮮電商行業為例,向記者解釋了毅達資本的投資之道。
?
(?毅達資本創始合伙人團隊合影,左起:樊利平、史云中、董梁、應文祿、尤勁柏、周春芳、黃韜?)
?
?
一段時間以來,盡管陸續有許多生鮮電商企業拿到了數額不菲的投資,但這個行業始終伴隨著關停裁員、估值萎縮等各類讓人心生寒意的新聞。例如,曾獲得亞馬遜2000萬美元投資,擁有超過1萬畝蔬果農場基地和1萬多平方米中央倉儲面積的生鮮電商“美味七七”于今年4月宣布倒閉;半成品凈菜電商“青年菜君”因融資未到賬導致崩盤;成立于2014年,擁有超過10萬用戶的移動生鮮平臺“果食幫”也于今年8月宣布停業。
?
來自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的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只有1%實現了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是巨額虧損。那么,生鮮電商究竟是不是一個偽命題?“我不覺得生鮮電商本身有問題。”應文祿回答,而且毅達資本自身也投資了一家生鮮電商企業——食行生鮮。
?
2016年4月13日,食行生鮮獲得 2.49 億元 C 輪融資,領投方為毅達資本,天圖資本、協立投資都在此輪進行了跟投。據報道,成立于2014年8月的食行生鮮采取的是C2B2F(Customer to Business to Farm/Factory)模式,即提前收集用戶購買需求,向產地直接下單采購生鮮產品,并從產地發送到大型配送中心,經過分撿加工后配送到社區,用戶在社區內的自提點取貨即可。
?
“做這個行業既要懂農業,懂生鮮,又要懂電商,更要勤奮,一般人是吃不了這個苦的。食行生鮮的老總張洪良可以工作到晚上12點,凌晨2點鐘再起來干活,只睡兩個小時。他的這種拼勁很像科比·布萊恩特,大家都說科比投籃真牛,但那不是天生的,他沒有驕人的籃球天賦,但訓練最苦,成名之后也是每天訓練最晚一個結束,天還沒亮就又回到球館去了。能把球打得最好,肯定是有他的道理,創業也是一樣,一般人沒有這種超乎常人的斗志,是絕對堅持不下去的。”應文祿說必須給食行生鮮點贊,“他們的供應鏈系統做得很棒,支撐著企業從蘇州起步,成功進軍上海。目前來看,我們的投資決策是非常正確的。”
?
(?應文祿在2016首屆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高峰論壇上發表演講?)
?
(?應文祿在2014江蘇人才創新創業論壇上發表演講?)
?
談到如何評價目前“投資神話”滿天飛的情況,應文祿笑著說:“投資存在神話,但哪有那么多神話,還偏偏都能讓你碰到呢。歷史上,我們看準光伏市場,提前布局了無錫尚德,然后在市場最火的時候成功退出,最終實現了200多倍回報。我們在常州投的光伏玻璃企業亞瑪頓,在其發展初期投了1000萬,歷經分紅后,上市前的投資成本不到500萬,上市回報超過了300倍。但我還是常常跟投資人說,我們或許能創造神話,但這也是偶然的。如果每個項目都能創造神話,賺100倍的回報,那這個市場就不需要專業人士了,傻瓜也能掙錢。”
?
應文祿表示,投資沒有教科書,被投企業都是非標產品,都是個性化的產品,“那些成功的案例,沒有一個是可以簡單復制的,所以每一次投資都是一次獨立的判斷、思考和談判的過程。”
?
“從知識層面角度講,投資人不僅要懂投資、財務和法務,要了解行業知識,懂得企業管理,還要知道怎么看人;從能力層面角度講,投資人的自身經歷也很重要,如果不實際了解企業的運轉,如何和企業家對話?如果不善于溝通,多家機構競爭同一個項目時,如何說服企業家?如果不懂投資管理,投后效果達不到預期怎么辦?所以投資一個企業真的是不容易,能把一個企業從小培養到大,培育成為經典,培育成為偉大的企業,真的是了不起。”應文祿侃侃而談,“投資是個艱苦的工作,絕對不是只憑腦力就能成功的,要靠腦力和體力的結合。”
?
毅達資本的管理團隊自1992年便已投身投資行業,目前已累計投資企業650多家,其中有90家企業在境內外主要資本市場成功上市,“到今年年底,通過各類上市和并購實現退出的企業超過100家應該不成問題。”應文祿表示,“按照目前的投資和企業成長情況來看,未來估計應該有2/3的被投企業會走向資本市場,還有20%以上的項目在培育之中。當然,不合投資預期的情況也是有的,會有不超過5%的項目通過回購退出;目前還沒出現真正失敗清算的。”
?
關乎“人”的藝術
?
2016年9月28日晚,微信系統升級讓不少熱門公眾號的真實瀏覽量曝了光,閱讀量刷單產業鏈也隨之曝光。在互聯網行業,刷單早已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甚至有些投資人也公開認為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刷單是正常之舉。
?
對此,應文祿表示:“這是我們絕對不允許的。我告訴我們投資的一家做二手汽車交易網站的創始人,如果你們刷單虛報數據,我立馬就撤資。”他指出,靠刷單、造假取得的領先地位難以持久,“紙里包不住火,一旦哪天政策趨緊,企業就會死得很快,因為已經養成了‘壞孩子’的習慣。更糟糕的是,企業老板做這個事情,員工也會被帶壞。”
?
應文祿用美國血檢高科技創業企業Theranos的故事舉例說,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伊麗莎白·霍默爾斯曾被稱為“女喬布斯”,她宣稱找到了用一滴血即可檢測出上百種疾病的技術,以此吸引了眾多投資機構,企業估值一度高達90億美元。當血檢方法和結果嚴重造假的實情大白于天下之后,Theranos迅速崩盤,她也被冠以“忽悠大王”的稱號。“做企業可以慢慢來,但絕不能造假。”應文祿表示,“依靠造假可能會很快取得所謂的成功,但倒下來更快,這就是做企業的哲學。”
?
“創業者、GP、LP,投資是關乎人的藝術和哲學。”應文祿說。在這個行業內生存,要融得到錢、投得好錢、收得回錢才能實現良性循環,這個鏈條上的一切永遠都與人有關。
?
談到創業者的資質,應文祿最為看中的是素質,創始人的素質決定了企業的高度,也決定著企業能走多遠。“我喜歡去企業直接感受創始人的工作狀態,年輕向上、積極進取的工作氛圍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腐朽沒落、不思進取的狀態也能夠感受出來。一旦創始人懈怠了,這個企業就離死不遠了。”他說道,“我看重的第二點是創始人的學習能力,這方面必須很強才能跟得上瞬息萬變的市場;第三點是創始人要有智慧。管理好一個企業需要具備的條件非常高,企業家必須運籌帷幄,勤勉盡職,但即使這樣最終也不一定成功。所以說,企業家群體非常值得同情,也非常值得尊敬。”
?
談到投資團隊,應文祿表示:“這個行業里面最核心的資產是人,人是最大的表外資產。沒有設備、沒有機器可以去想辦法,只要團隊得力,企業依然可以很快重新運轉起來;而一旦沒有了團隊,企業就不復存在了。團隊的合伙精神也特別重要,需要經歷長時間的考驗,從事投資這么多年,像我們這樣核心人員沒有變動的團隊還真不多見。”
?
由于掌握了“投準人”(創業者)、“用好人”(投資團隊)、“有貴人”(LP)這三點關乎人的訣竅,毅達資本團隊的項目投資成功率非常高。在近幾年基金管理規模增長迅速的情況下,還是總有機構和高凈值個人主動上門詢問新基金的募集情況,LP們對于毅達資本團隊的信任可見一斑。
?
?
?
投資超人煉成記
?
應文祿每年要看近200家企業,2016年上半年看了98家,整個團隊一年要看將近4000家企業。“要么去企業看,要么請企業過來談,基本就是這樣。去年我們投資了47家企業,預計今年全年的投資數量也差不多如此。”他表示,“一年里,我們這個100多人的團隊投出了30多億的規模,我覺得已經用盡洪荒之力了。”
?
應文祿認為,一個合格的投資人必須不斷去學習和挑戰,要對所有的新鮮事物保持好奇心,甚至要比創業者更超前。記者問他懂不懂現在“90后”中流行的“二次元”概念,“二次元、異次元,這些東西三年前我就結構化了。”應文祿笑道,“這個行業需要不斷地學習,這樣才不會變老,即使臉上會有皺紋,但內心不會有。”
?
“很多朋友、同事都叫我‘超人’,覺得我有超人的品質——速度、激情、有情有義。可以說除了睡覺之外,我的其他時間都在工作。”每周一是公司雷打不動的項目討論會時間,不管會議持續多長時間,當天都必須把項目審完。為了在會上發表專業全面的項目意見,應文祿每個周末都要在家看項目材料,“如果在會上提出的問題不專業,投資經理會小瞧你的。平時還要去看企業,接待企業家和投資人,這些工作是對體能的嚴重考驗。”
?
應文祿的體能在1984年剛參加工作時就得到了鍛煉,當時他在南京鋼鐵高投集團做財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