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的新退市時代,將從下月開始正式開啟。10月17日,證監會發布《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10月19日,滬深交易所同時公布了相關配套細則。證監會宣布,退市新規將在正式發布的30日后生效。這意味著此前業績連續兩年虧損、今年三季度業績依然報虧的上市公司將面臨嚴峻考驗;短期內重組預期不能明朗化的ST股,隨時都會陷入被資金拋棄的境地。
與過去的退市制度相比,此次出臺的《退市意見》被業界普遍稱為A股“史上最嚴”的退市新規。
其中,新規不僅首次在A股市場允許上市公司主動退市,還對退市情形做了全面細化,包括主動退市情形7種和強制退市情形20種,并明確要建立重大違法公司強制退市制度,指出應嚴格執行市場交易類、財務類強制退市指標。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承諾,將“嚴格落實退市制度的規范要求,切實做到‘出現一家、退市一家’,堅決維護退市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市場普遍認為,在以往退市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此次改革更強調上市公司退市的執行,A股市場退市少、退市難、停而不退等痼疾有望改善。
資料顯示,目前A股市場有2500家左右上市公司,盡管早在1993年《公司法》確立了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但截至今年7月,20余年來退市的公司只有78家,選擇主動退市的公司更是屈指可數。
在退市新規之下,不少公司將面臨退市常態化的嚴峻考驗。ST公司及創業板的部分個股,可能成為今年兩市退市風險的重災區。
根據退市新規,“三年連虧”依然是暫停上市的主要條件。由此來看,目前不少ST公司的上市資格能否保住不容樂觀。WIND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滬深兩市的風險警示股票(ST、*ST類股票)共有50只。從2014年半年報的情況看,這50家企業中有31家今年上半年出現了虧損。其中,*ST超日、*ST儀化、*ST二重、*ST新材等8家企業的虧損金額都在1億元以上。ST公司中,*ST國恒、*ST超日、*ST二重、*ST武鍋B以及*ST鳳凰等5家已經處于暫停上市狀態,這意味著如果這些公司今年繼續虧損,則有可能被交易所強制退市。
除了ST公司,從已公布的三季報業績來看,多家創業板公司的業績堪憂,可能觸及更為嚴格的創業板退市標準,如造假上市的萬福生科。該公司近日發布的三季報業績預告,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幅度在2550萬元與2850萬元之間,此前兩年萬福生科已連續虧損。對于陷入經營困境的萬福生科,扭虧任重道遠。 (據10月22日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