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基金迎來里程碑的一幕。
投資界-解碼LP獲悉,近日,上海資產管理協會成立大會暨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啟動儀式在虹口區上海大廈舉行。與此同時,《關于支持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開展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簡稱《若干意見》)正式發布,其中14條措施支持S基金交易所試點。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上海明確了國有基金轉讓定價依據。對于巨量等待退出的政府引導基金而言,這無疑是一次振奮的探索。
上海第一次:
明確了國有基金轉讓定價依據
我們從去年11月底說起。
彼時,中國證監會批復同意在上海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依托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開展,逐步拓寬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退出渠道。時隔近一年,上海S份額轉讓試點終于正式啟動。上海也成為繼北京后,國內第二個擁有S基金公開交易平臺的城市。
而《若干意見》旨在發揮本市區域性股權市場服務中小微企業的積極作用,逐步建立健全私募基金服務體系,拓寬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退出渠道,促進區域性股權市場和私募基金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區域性股權市場對私募基金及其投后企業的服務能力,助力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循環暢通。
《若干意見》重點圍繞國資轉讓、工商變更、權屬質押、行業規范、組織保障等核心環節,支持各類主體參與、加強信息對接、財稅支持、行業規范培育等幾個方面充實完善相關政策措施。
具體來看,《若干意見》共4大部分,14條具體舉措,同時支持發起設立S基金,鼓勵對新設基金給予政策支持。上海將落實特定區域公司型創業投資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明確國資進場交易要求。本市私募基金中,國資比例較高,退出需求突出,但國資基金份額在轉讓中存在一些政策限制。在市國資委支持下,將估值替代評估等關鍵政策寫入《若干意見》。同時,市國資委也配套制定發布了相關管理辦法和工作指引。
更詳細地說,《若干意見》支持各類國有基金份額通過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開展轉讓試點。本市國有基金份額轉讓原則上以市場化方式進行,轉讓價格以經核準或備案的資產評估或估值結果為定價基礎。參與試點的本市國有企業應根據要求制訂國有基金份額轉讓相關管理制度,優化國有基金份額轉讓審批程序。
二是暢通份額變更登記路徑。變更登記是保證份額轉讓業務雙方權益的關鍵環節,在市市場監管局、市大數據中心支持下,實現登記注冊信息與交易信息互通,提高確權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后續將考慮結合“一網通辦”提供一站式服務。
三是爭取立法支持業務創新。目前,與份額轉讓密切相關的份額質押業務沒有上位法依據,但市場需求較為強烈。在市人大的積極支持下,借助浦東立法便利,將相關政策內容寫入《上海市浦東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若干規定》及《若干意見》中。
四是鼓勵更多市場主體參與。為發揮本市資金集聚優勢,提高市場活躍度,各單位積極支持各類主體參與份額轉讓試點工作。其中,市國資委支持部分國資公司新設S基金或增加S策略;市財政局支持政府投資基金通過份額轉讓平臺實現有序退出;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支持QFLP試點機構積極探索跨境份額轉讓業務,支持行業協會、專業性協會與上海股交中心加強合作等。
暢通退出渠道對私募股權基金行業健康發展,更好推動上海資產管理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數據顯示,目前上海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平臺的基金份額交易資金體量不斷擴大,共計上線20單,擬轉讓總份數14.87億份;已成交15單,交易基金份額12.59億份,交易金額為12.16億元。
另外,上海股交中心首單基金份額質押也相繼落地,上海股交中心為上海瑞善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兩名合伙人持有的總計4.7億份有限合伙企業財產份額在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質押貸款辦理了質押登記,為基金份額持有人解決了資本融通難題,同時保障了浦發銀行作為債權人、質權人的權益,為商業銀行在開展授信業務中的份額質押擔保提供了法律保障。
上海股交中心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股權份額轉讓平臺的建設,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的重要舉措,也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資管中心建設的重要抓手。
隨后,由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和上海科創基金聯合發起設立的“上海S基金聯盟”正式揭牌。來自國家級母基金,海內外知名市場化母基金,地方引導基金,保險、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地方國企及產業高投集團等超80家市場一線機構組成聯盟首批成員。
萬億政府引導基金苦等退出
定價是最大挑戰之一
S基金火爆背后,原因之一是巨量政府引導基金退出迫在眉睫。
清科創業(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發布《2022年中國政府引導基金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我國共累計設立2,050支政府引導基金,目標規模約12.82萬億元人民幣,已認繳規模約6.39萬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政府引導基金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人民幣LP群體。
而經歷萌芽試點、初步探索及快速發展等多個階段后,我國政府引導基金設立趨于飽和,一些早期設立的政府引導基金已進入退出期。現實是絕大多數GP退出過度依賴IPO,但這并不能覆蓋引導基金的退出需求。
于是,S基金變得炙手可熱,被視為解決政府引導基金退出的方式之一,國資基金開始在S基金上愈發活躍起來。
投資界-解碼LP獲悉,7月底,上海首只百億S基金——上海引領接力創業投資合伙企業一期(有限合伙)宣布落地浦東,總規模100億元人民幣,首期30億元,管理人由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孚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據悉,中保投資、中銀理財以及交銀國際為S基金核心意向投資人,上海國投、浦東引領區基金為基石投資人。
今年5月25日,南京首支市區聯動、市場化運作S基金——紫金建鄴S基金在金魚嘴基金大廈舉行簽約儀式。據悉,紫金建鄴S基金由南京市創新投資高投集團和建鄴高投集團聯合發起,總規模10億元,主要出資人包括南鋼股份、東南基金、盛景嘉成、天心投資等。該市場化S基金將瞄準存量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份額的交易機會,投資優質基金的二手份額,探索政府引導基金退出路徑。
還有北京S基金市場首支做市基金落地,一度引起轟動。4月初,北京科創接力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簡稱:接力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注冊落地于通州運河商務區,目標交易規模為200億人民幣。值得關注的是,該基金還將申請作為北京市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持牌主體。
資料顯示,接力基金管理公司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由中國科學院投資的國科嘉和發起,聚焦于科創行業,專注S市場的私募股權基金。
當前不管LP還是GP,對于S基金退出方式的接受度和依賴性越來越強。雖然和國外相比,我國的S基金的交易還不算活躍,比如第三方中介、交易所等配套支持體系還不完善,估值等關鍵交易環節仍未打通。但在IPO上市破發成為常態、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的形勢下,S基金的出現為LP和GP追求共同利益提供了一種方式。某種程度上,S基金是“調節市場溫度的一個閥門”。
尤其對于政府引導基金而言,退出問題迫在眉睫,引入S基金才有望打破這一汪潭水。
但挑戰也擺在眼前。“中國股權市場經過這些年發展,現在市場當中有更多的轉讓機會出來。當然也有不少挑戰,第一個就是定價,要有定價的能力,對底層資產的判斷能力,這比較重要。”北京泰康投資CEO黃升軒表示。
而第二個則是盡調和信息的不充分,比較依賴GP或轉讓方,底層項目公司不能充分了解,“這個不像我們做直投項目時可以對項目進行全面盡調。”
(投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