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在天津出席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并發表特別致辭。
李克強說,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我們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保持定力,主動作為,不搞“強刺激”,而是強力推改革,大力調結構,著力惠民生,保持了經濟平穩運行。在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就業不降反增,結構不斷優化,增長質量提高。
李克強強調,要進一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結構性改革促進結構調整,用好創新這把“金鑰匙”,使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李克強表示,近年來,我們有序地推進金融改革,資金的價格已經大多數市場化了。去年我們采取了一個重大的措施,就是放開貸款利率的管制,使其市場化。今年我們又推進了匯率行政體制的改革,市場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浮動空間擴大了。這兩步棋看似容易卻艱辛。實際上它不僅涉及中國經濟的全局,而且涉及幾乎所有的企業和儲戶。中國推動利率、匯率的市場化,必然給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帶來挑戰,需要監管部門提高水平,同時也需要金融機構進行改革,在競爭當中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
李克強表示,下一步,我們會堅定地推進利率、匯率的市場化,也就是說在推動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配套推進匯率的市場化,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而且還要大力地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和股權融資的比例,這也有利于企業降低杠桿率。我們還會推動人民幣逐步走向國際化,使金融業更加開放,在一個開放的大市場中來增強金融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李克強說,今年會繼續加大力度,讓民間發起設立中小銀行,讓金融業更加具有競爭當中提高服務水平的意識。我們將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抗風險的體系建設,加強對風險的監測和風險個案發生的處置能力,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致辭后,李克強回答了關于中國創新能力建設、金融改革、上海自貿區等問題。
-----------------
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昨天(9月10日)在天津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了特別致辭。他表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未有窮期,政府帶頭自我革命,“開弓沒有回頭箭”。
在今年4月“微刺激”政策陸續落地后,經濟在二季度有所好轉。但在近期,包括PMI在內的一些經濟指標顯示經濟仍顯疲弱,總理如何看待這一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李克強明確,今年后4個月,我們將抱定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的決心,推動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點改革,著眼長遠解決眼前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政府自身、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及財政金融的三大改革方向。
推動經濟結構調整
李克強說,我們要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多運用改革創新的辦法,聚焦在“激活力、補短板、強實體”上,精準發力,定向施策。這實際上是一種結構性調控,既包括改革,也包括調整。
他表示,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才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經濟發展方式不轉變不行,經濟不適度發展也不行。幾個月來,我們加強了中西部鐵路建設、棚戶區改造、污染防治等民生和發展工程建設,擴大的都是長期制約我們平衡發展的“瓶頸”,有力地支持了新型城鎮化,也有效增加了公共產品供給。這對拉動經濟的作用也不可小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的一份官方智庫報告稱,今年棚戶區改造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的比重將達到5.2%,比2013年提高2.4個百分點。
李克強強調,中國經濟有巨大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我們采取的措施既利當前、更惠長遠,有能力防范出現大的起伏,更不會發生“硬著陸”。
他表示,我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一手抓壓減過剩,尤其是淘汰落后產能;一手抓培育新的增長點,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加大節能減排力度,促進了經濟機體新陳代謝。
上半年,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投資和生產增速明顯放慢,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碳排放強度下降5%左右,是多年來降幅最大的。“實現同樣的經濟增長率,對煤電油運的依賴比以往小了。”李克強說。
穩增長是為保就業
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4%,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3%,在增速放緩的情況下,1~8月份,31個大中城市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970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多萬人。
一位接近決策層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很多機構都不斷提示中國經濟的運行風險,并指出中國政府不能接受7.4%的增長,這都是誤讀或者利益驅使的有意為之。
“尤其應當看到,穩增長是為了保就業,調控的下限是比較充分的就業。”李克強說道,隨著總量擴大,尤其是服務業發展迅速,就業容量擴大了,對波動的容忍度也提高了。
可以佐證的是,中國官方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從7月份的54.2小幅上升至8月份的54.4,匯豐8月份中國服務業PMI指數為54.1,與官方的調查結果十分接近。1~8月份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800多萬戶,其中3~8月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后新登記注冊企業同比增長61%,出現了井噴式增長,帶動了千萬人以上的就業。
全面降息降準可能性不大
在未來政府的作為上,李克強明確,今年后4個月,我們將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不斷完善和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推進結構性改革與調整,抱定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的決心,推動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點改革,著眼長遠解決眼前問題。
李克強說,一是繼續從政府自身革命做起,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的力度,深化財稅改革,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使公共資金公平有效地使用。繼續擴大支持服務業,尤其是研發企業發展的營改增試點,深化金融改革,推進民營銀行試點工作,清理規范金融業準入的限制,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價格改革,完善能源產品、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的形成機制。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公司合作模式和特許經營制度;二是繼續圍繞破解深層次結構性矛盾,進一步增加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以帶動有效需求,補上投資短板,擴大居民消費,拓展新的增長領域;三是繼續用好和盤活財政金融的增量和存量,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和新興業態、新興產業的支持,更多地惠及三農、小微企業、服務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總理提及的改革方向包括深化金融改革與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價改等。目前,財稅改革的總體方案已出,實現中央和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劃分、建立地方政府的稅收體系是重點,而在經歷了地方政府國企改革的大量試點之后,國家層面的國企改革總體方案也有望近期出臺,這無疑將進一步推進國企改革力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也在后四個月的施政清單中,李克強首先提到的便是繼續支持服務業發展,尤其是擴大“營改增”試點。
國研中心企業所副所長張文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因為我國的統計體系主要針對工業而設計,服務業存在很多“漏統”,特別是服務業中占比最高的“其他服務業”,這其中包括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以及體育和娛樂業等。從日常生活中也可發現服務業的勞動力市場較活躍,看不出經濟低迷。
資金是中國經濟中的熱詞,李克強表示,繼續用好和盤活財政金融增量與存量資金,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和新興產業、新興業態的支持力度,更多惠及“三農”、小微企業、服務業。民生證券等多家機構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仍然將保持定向寬松基調,但全面降息和降準可能性不大。(每日經濟新聞)